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差錢嗎?答案是差。差在哪兒?從實驗室到產品,哪兒哪兒都需要資金。好多科研成果出得了實驗室,走不到產業端,科研成果得不到轉化已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F如今,陜西省中小民營企業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有些企業因缺乏有效抵押導致貸款難,有些企業遇到貸款審批時間長、有些企業遇到中長期貸款難等等問題。那么,制造業中小微融資難究竟如何破解?
日前,記者從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人民銀行西安分行,研究制定了《“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明確,引導安排每年不少于2000億專項信貸資金,切實為陜西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
瞄準“中小微”破難點促發展
此次發布的《方案》明確了服務對象: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特色工業園區和省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
全力支持陜西省“工信貸”白名單企業,入圍“工信貸”白名單的企業會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重點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研制企業、民營轉型升級示范企業,列入年度工業項目投資導向計劃的中小微企業和各級工信部門推薦的發展前景好、信用記錄優的高成長性中小微企業。
聚焦特色工業園區和省級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加快推進特色園區建設,支持特色產業做優做強,促進小微企業聚集發展。
三年專項行動每年不少于2000億
制定了明確的行動目標。2023-2025年,與省內10家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合作,引導安排每年不少于2000億專項信貸資金,在全省建立不少于80個“四貸促進”(首貸、續貸、信用貸、隨借隨還貸)金融服務站。同時還要建立不少于5000人的“金融顧問”團隊,走訪不少于50個“特色園區”和 150個“雙創基地”,支持不少于10萬戶(次)中小微企業,努力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合作銀行再擴面、信貸規模再擴量、服務企業再增效”。
此外,《方案》還明確了合作銀行為首批遴選的13家“工信貸”合作銀行,也明確指出了“鼓勵有合作意向的其他省內銀行機構積極參與。”這次發布的合作銀行共16家,除13家“工信貸”合作銀行外,增加了信合(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郵儲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陜西省分行)以及民生銀行。
靶向施策精準發力
為了進一步落實好“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陜西省工信廳與人行西安分行加強合作,統籌推進;與各地市工信主管部門加強協調,上下聯動;與16家合作銀行加強溝通,相互協作,強力推進專項行動落實落地。
陜西省工信廳近期擬組織召開專項行動動員會。統一思想認識,明確工作目標,讓大家知道我們要干什么、要怎么干。并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采取多種方式,讓廣大企業知曉政策、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真正讓企業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同時,分專題組織開展融資對接會。如專精特新專場、重點產業鏈專場以及特色專業園區專場等等。指導各地市工信主管部門,結合地域特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政銀企對接活動。鼓勵合作銀行結合自身優勢和差異化定位,舉辦專場推介會,及時發布專屬產品和特色服務,精準對接企業融資需求,切實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陜西省工信廳結合實際職能,主動作為,適時組織開展‘十行千億惠萬企’融資專項行動,將其作為落實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和省委省政府近期出臺的《大力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的有力舉措之一,靶向施策,精準發力,切實為陜西省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大力推動陜西‘四個經濟’高質量發展。” 陜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康寧說。
本報記者 周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