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施策 斬斷自媒體亂象背后利益鏈_西北在線-匯集西北新聞,發布權威信息
  1. <menuitem id="5bz5q"><optgroup id="5bz5q"></optgroup></menuitem>
      1. <tbody id="5bz5q"><span id="5bz5q"><td id="5bz5q"></td></span></tbody>
        您的位置: 首頁 >> 論壇
        對癥施策 斬斷自媒體亂象背后利益鏈
        2023-03-18 21:58   來源:華聲論壇
        摘要:

        在這個“萬物皆媒”的全媒體時代,“自媒體”憑借其互動強、更新快、傳播廣等特點,吸引了大量用戶。然而,隨著發展速度加快,一些“自媒體”通過蹭炒熱點、“標題黨”、編造虛假事件等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滋生不少虛假、有害信息。這不僅對網友造成不良影響,還擾亂了網絡空間的秩序,亟需加以整治。

        3月10日,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聚焦社交、短視頻、網絡直播等類型重點平臺,針對“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堅決打擊,從嚴處置,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應該看到,“自媒體”數量龐大,種種亂象表現不盡相同、成因復雜,要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就要找準共性,精準施策,真正做到“藥到病除”。

        此前,網信系統陸續開展了“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自媒體”行業諸多亂象不時“按下葫蘆浮起瓢”,其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圖。炒作社會熱點事件、哄騙老年人、未成年人擺拍視頻博流量、挑動對立引起罵戰……類似情節多次上演,背后是同一套商業邏輯:獲取關注—收割流量—粉絲上漲—變現獲利。由此而言,徹底整治“自媒體”亂象,要從斬斷利益鏈上著手。

        清空粉絲數量,暫?;蜿P閉直播、用戶打賞、知識付費、收益提現權限,下架商品鏈接,取消廣告收益、流量分成……此次專項行動立足源頭治理,探索運用經濟手段強化“自媒體”監管,有利于斬斷“自媒體”違規獲利的渠道。讓違規行為無利可圖,才能讓逐利而來的人因利盡而散。

        與傳統媒體相比,“自媒體”信息缺少嚴格的審核把關流程,真實性和嚴謹性難以保障。“自媒體”面向公眾傳播的特點,又決定了其具有公共屬性,理應擔負相應的傳播責任。此次專項行動專門強調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督促網站平臺健全賬號注冊、運營和關閉全流程全鏈條管理制度,加強賬號名稱信息審核、專業資質認證、信息內容審核等常態化管理。相關舉措,既能夠督促平臺加大對“自媒體”的監管,讓唯利是圖者無機可乘,也健全了對準入門檻、日常運營、退出機制的管理,能夠有效促使從業者對內容負責。

        有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全職從事“自媒體”的人數達到了370萬人,而兼職人數則超過了600萬??紤]到“自媒體”面廣量大,且分布于各種不同網絡平臺,僅僅依靠自上而下的治理難免力有未逮。促使“自媒體”行業有序健康發展,還需健全行業規章制度,引導從業者自覺提高從業能力、遵守相關規定和法律法規。從自身做起,切實維護好行業形象和社會公信力,方能實現新業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互聯網是公共空間,健康積極的內容供給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題中應有之義。“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釋放出一個鮮明信號:對擾亂網絡空間秩序的行為要常抓不懈。以此次專項行動為契機,凝聚多方合力,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就一定能,促使相關行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打造一個更清朗的網絡空間。

        編輯:楊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陜ICP備15011750號-1 廣告經營許可證號:6100004000028 版權所有:西北信息報社 技術支持:錦華科技
        西 北 在 線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s 2008-2015 xbxx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省政府大樓7層15號  郵箱:xbxxbxmt@163.com  電話:029-63919208 在線客服QQ: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深深爱 性少妇tubevideos高清视频
        1. <menuitem id="5bz5q"><optgroup id="5bz5q"></optgroup></menuitem>
            1. <tbody id="5bz5q"><span id="5bz5q"><td id="5bz5q"></td></span></t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