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一線老師,要求學生完成任務自己先要做好榜樣。”到了周末,河北省邱縣第二中學附屬小學五年級(2)班的語文老師孫愛云,帶著老公、孩子回到娘家,開始了舊墻拆建和庭院整治,幾位熱心鄰居也前來幫忙,現場一片勞動的熱鬧景象。
近期,邱縣借助全省開展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適時組織全縣中小學“小手拉大手共建美麗庭院”活動,為深入實施學校勞動實踐教育“破了題”,做出嘗試,收到實效。
“讓學生從小就接受勞動實踐鍛煉,一方面在勞動實踐中讓學生感悟勞動,培養勞動精神;另一方面,要堅持用學生的‘小手’拉動家長、鄰里思想的‘大手’。”邱縣縣委書記孫志英道出了該縣“小手拉大手共建美麗庭院”活動的初衷,“尤其邱縣作為河北省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縣,必須把群眾動員起來,通過教育學生引導帶動家長共建美麗家園。”
當前,新中高考制度改革全面啟動,新課程體系已經鋪開,學生勞動實踐教育再次被提上新課改“成長點”。但由于整體綜合規劃和制度設計方面的欠缺,勞動實踐課程“被懸空”、與文化學科課程割裂、難于深入實施等問題暴露了出來。怎樣才能夠將校內勞動教育與家庭、社會勞動教育相結合,實行“立體式”勞動實踐教育?
邱縣抓住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多城同創”的契機,按照“讓學生受教育,讓活動求實效、讓人居更美麗”要求,結合學校教育覆蓋范圍廣、受眾人員多的特點,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創美麗庭院”活動。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邱縣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潘書勇深有感觸地說,“‘小手拉大手’拉的是思想,見的是行動,通過創建‘美麗庭院’,把學生自己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認識傳遞給父母親鄰,共創良好人居環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該縣教育部門領導干部帶頭做起,從自家、鄰里和親戚的庭院做起,動員教職工全體參與,引導教育學生用雙手創建美麗家園,完成勞動實踐教育這一規范課程。
為保證讓學生人人參與到勞動教育實踐課程中,邱縣各學校通過發放《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布置美麗家庭作業等形式,讓學生把對人居環境整治的認識和活動開展的意義傳遞給父母、鄉鄰,用學生的“小手”牽動千千萬萬家長的“大手”,保證勞動實踐教育既能扎實開展,又讓群眾得到教育。
“以前鄉鎮和村里把我們村的街道,包括過道、胡同都進行了硬化,栽植了花草和新樹種,環境衛生了,生活條件改善了,但群眾的家里卻擺得一團糟,說兩句也聽不進去。”邱城鎮大馬堡村黨支部書記牛思軍回想起以前的情況感慨道。
“現在工作好開展多了,上學的孩子回家后就給家長念學校發的倡議書,一條一條地介紹這項活動的好處,該咋做。我家上初中的孩子上次回來還給我和他媽寫了一封信,給我們好好‘上了一課’,讓我帶頭做村里人的榜樣。”
如今,走進邱縣任何一個有在校學生的家庭,都有一項孩子們需要放學后完成的作業,就是向家長講“村規民約進課堂”、我是“環保小衛士”等學校布置的任務,并以班級為單位將勞動實踐課程記入學生成長檔案。
“讓學生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來,是學校落實國家勞動教育要求,動員學生參與社會勞動實踐體驗活動的一個有效載體。”邱縣思政體藝科負責人王華向記者說道,“我們通過建立學生勞動課程檔案,讓學生參與其中,記錄學生教育成長過程,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發展。”
活動中,邱縣各學校還利用周末或節假日,讓學生發動家長開展植樹種花、平整庭院、美化環境等活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出現了明顯效果。
截至目前,通過“小手拉大手”,學生、老師和家長齊動手,邱縣60%的農村在校生庭院創建基本達到了美麗庭院標準,20%以上的農村在校生庭院創建達到了精品庭院標準,頒掛了“小手拉大手精品庭院”標志牌;500名學生被授予“美麗鄉村小衛士”榮譽稱號,100名學生被評為“美麗庭院形象小大使”。(周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