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是冰河的等待;收獲,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等待,是一種狀態,亦是一種心態。但,我們不能盲目等待。
“守株待兔”式的等待,等來的是一無所獲;但遇到無法抵抗的時候,靜靜地等待機會,要比橫沖直撞的浪費體力有用得多。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做什么事,我們都要有“厚積而薄發”的隱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在吳國忍辱負重十年之長,最終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國家。越王等了十年,等到了復興國家的機會,這是等待的智慧,越王是明智的,他并沒有因被虜而就此放棄他的國家,放棄他的子民,而是靜待時光,重新贏回他的國家,這是智慧的等待。
所謂“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成功需要漫長的等待,春去冬來,晝夜更替,才等來那短暫的曇花一現;化繭成蝶又何嘗不是一個漫長的等待?古往讀書人,凡要成大器者,誰不是十年寒窗苦讀?一步登天,那是癡人說夢。等待,是一種生活態度。
小品演員蔡明出道三十多年,為其事業的付出和犧牲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一次,差點出了人命,她一直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努力拼搏,希望能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然事與愿違,即便她那樣努力,總是把她最好的一面展現給觀眾,但在春晚的舞臺上,她從未得過獎,可就在2012年的春晚舞臺上,由蔡明出演的小品《想跳就跳》深受網友的一致好評,并得了獎。
所以說,蔡明的堅持與等待是值得的,得獎便是大家給她最好的褒獎。等待絕不是盲目地,而應明智。于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等待也是要有勇氣的,蔡明她有勇氣去等待,我們也應學會等待,善于等待。
等待是湘君對湘夫人的一往情深,等待是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肝腸寸斷,等待是毛澤東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積極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