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亞國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產品質量保障與診斷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方向為機械系統建模與動態信號處理、大數據智能故障診斷與壽命預測、機械狀態健康監測與智能維護等。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身份是老師,最驕傲的就是學生們的認可。”在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首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西安交大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等眾多光環的包圍下,雷亞國自己最喜歡的莫過于西安交通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的稱號。
在機械系統建模與動態信號處理、大數據智能故障診斷與壽命預測等主攻的科研領域內,他以自身的一言一行告訴學生們,唯有勤奮,才能不負青春。
“蒙”進來的交大人
雷亞國是一名土生土長的交大人,從1998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到2007年博士畢業,最美的求學時光均和交大緊緊相連??既虢淮笤诶讈唶母咧锌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卻笑稱自己是“蒙”進交大的。在他看來,學校里人才濟濟,基礎相對較弱的他,只能硬學苦讀。
教室的燈在10點半自習結束就關了。為了能多學一會兒,雷亞國常常點著蠟燭看書。即便這樣,他的成績依舊在中游徘徊,這讓他有些沮喪。在一次高低年級學生交流會上,一位學長的話讓雷亞國倍感振奮:“現在點蠟燭學習的學生,未來就是國家棟梁。”雷亞國意識到,勤奮刻苦是成才的必備條件,即使暫時沒有取得進步,但只要堅持不懈一以貫之,總會有收獲。
從此之后,雷亞國但下苦功、不問前程,無論是碩士、博士階段,還是到加拿大做博士后研究、前往德國做洪堡學者,抑或是成長為一名交大教師,勤奮始終與他相伴。
添柴燒水“煮”科研
雷亞國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他深信導師何正嘉教授將科研比作煮開水的道理。剛開始的時候無論添加了多少柴火,水都紋絲不動,只有當水達到一定的溫度,才能沸出第一個水泡,隨后再添加柴火,水泡才越來越多,最終燒開??蒲幸彩峭粋€道理,需要積累,厚積而薄發即是如此。
雷亞國在博士階段的研究方向是機械故障混合智能診斷,這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團隊之前沒有太多接觸,所以雷亞國無法和師兄弟討論交流,只能自己查找閱讀國外文獻,反復琢磨。而這一琢磨,就是三年。對于有論文發表硬性要求的博士生而言,進度似乎太慢了。雷亞國卻能沉心靜氣、不急于求成地“煮開水”。
在這樣的潛心鉆研下,雷亞國終于完成了第一篇論文,正應了厚積薄發的道理,成果越來越多。
現在每當學生在科研中遇到困難時,雷亞國就會和學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故事,教導他們要甘于寂寞、潛心科研。李乃鵬是雷亞國招收的第一位博士生,是大家口中的“大師兄”,在5年的科研生涯中,他始終遵循雷老師的教誨,傳承著“煮開水”的科研精神。
給科研增加分子
學術研究上,雷亞國敢于冒險,研究新領域、提出新思路。因為在他看來,新學科、新學術思路就是在固有觀念與創新理念的平衡中發展而來的,重復性的研究只是增加學術總量的分母,而科研需要的是創新,需要的是不斷地增加分子。
雷亞國一直鼓勵學生探索新方向,并強調新方向不是另立山頭、另起爐灶,而是圍繞機械故障診斷的工程實際問題,尋找新的切入點,引進新觀點、新思維,提出新理論、新方法,注重診斷機理的研究,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
科研新方向的提出可能會遇到阻力,雷亞國的應對方法就是說服他人。“我是金牛座,非常固執。”他笑著說。
2014年,雷亞國帶領課題組提出“大數據下機械裝備智能故障診斷”這一新方向。當時大數據的概念已經出現,但在機械故障診斷領域鮮有提及。
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中,雷亞國提出的這一研究方向遭到了國際著名專家的質疑。面對質疑,他絲毫不退縮,將訴苦的時間用來尋找解決途徑。最終,這位專家被他縝密的思維判斷、嚴謹的科學分析所說服,認可了他的研究思路。
學生的事是一等大事
雷亞國認為,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師徒,比師生關系多了一份親情。他希望自己與學生能夠“面對面,心貼心”,所以無論多忙,他都會和學生保持密切的聯系,因為“學生的事情就是第一等大事”。
白天教學、科研、開會,晚上修改文章、發郵件,這是雷亞國的生活常態。為了不影響學生的論文進度,雷亞國總是爭取第一時間把修改意見反饋給學生。不管是學術論文還是科研報告,大到結構邏輯,小到標點符號,雷亞國都會認真審閱,事無巨細地幫助學生修改。
早上8點,當學生們走進實驗室,準能看到雷亞國忙碌多時的身影;晚上10點多,實驗樓里常常只有雷亞國辦公室的燈還亮著。與企業合作進行項目研究時,雷亞國總是盡可能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項目情況和問題,整理大量視頻和圖片資料,為后續的研究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雷老師的家離學校比較遠,他擔心早高峰堵車會影響上課,所以有課的早上6點多就會出發,7點到學校,然后在車里等到8點再去上課。”博士后郭亮說。
在得到的眾多榮譽中,西安交通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這個榮譽也許不是最耀眼的,卻是雷亞國心中最大的驕傲,因為它代表的是學生的口碑與認可。獎項榮譽對雷亞國而言是褒獎,更多的是一種責任。
“課堂讓學生們真正喜歡且有收獲,研究的課題能在行業中切實發揮作用,成果能得到國際前沿專家的認可”,這是雷亞國為之不懈追求的目標。(記者 遲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