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enuitem id="5bz5q"><optgroup id="5bz5q"></optgroup></menuitem>
      1. <tbody id="5bz5q"><span id="5bz5q"><td id="5bz5q"></td></span></tbody>
        返回首頁 回到頂部

        80%的普惠園目標咋達成

        ——全國政協委員為學前教育發展建言獻策

        2018-03-07 14:55:44

        原標題:80%的普惠園目標咋達成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有關部門管理的焦點,尤其是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我國如何應對新一輪入園高峰?2017年5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社部四部門印發的《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廣覆蓋、?;?、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

        為什么要發展普惠性幼兒園?民辦園在“普惠化”過程中存在哪些困難?如何達成80%的普惠園覆蓋率目標?師資困局如何破解?如何加強對民辦園的監管?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參加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

        政策扶持、以獎代補、納入督導監管——

        加快發展普惠性幼兒園

        什么是普惠性幼兒園?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焱看來,方便可及、可負擔、有質量是三個基本特征。而當前,我國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普遍不足,有些地區甚至是嚴重不足,能夠滿足這三個基本特征的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更是少之又少。

        “一方面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這種資源的稀缺,形成了極不平衡的供需關系。各地入園難主要是入公辦幼兒園難,這種供需矛盾說明我國普惠性幼兒園離辦得好還差得遠。”劉焱說。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4萬所,在園幼兒4413.9萬人,其中民辦幼兒園15.42萬所。而有研究機構預測,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將因“全面二孩”政策新增適齡幼兒接近600萬人,并逐年增加。預計到2021年,幼兒園缺口近11萬所。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說,當前公辦園比例偏低,實現80%的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目標壓力較大。

        在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北海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園長柳茹看來,當前,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辦園的數量逐年增加,教育質量比較有保障,但仍不能滿足百姓子女的入園需求;而作為發展普惠性幼兒園重要力量的民辦園則存在著較多的困難和障礙。

        “編制和經費是當前普惠性民辦園發展的兩大難題。”柳茹解釋,民辦園辦學需要成本,如果降低到公辦園的收費標準,人員工資和辦園經費都是問題。

        “但在當前公辦園數量不足,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入園需求的情況下,大力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是必由之路。”柳茹認為,學前教育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民生問題,需要國家給予政策、財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柳茹表示,而事實上,各級政府已經下了很大的決心扶持民辦園的發展,有些省市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給予普惠性民辦園經費上的支持;同時,將民辦園納入政府監管、督導體系,大大提高了民辦園質量提升的速度。但是,民辦園的未來發展還是應該分出層次,以滿足不同層面家長的需求,讓不同類型的幼兒園都有出路。

        增加編制、加強培訓、提高待遇——

        打造一支高素質幼師隊伍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專門提出,“全面提高幼兒園教師質量,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

        “一名幼兒教師不僅要照顧幼兒的生活,更要培育和教育幼兒,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品質,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幼師既要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又要有教育的智慧,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柳茹說。

        而在現實中,劉焱調研發現,長期以來幼兒園教師往往被看作帶孩子的“保姆”,他們工作的專業性并沒有得到社會的尊重與認同,幼兒園教師待遇普遍偏低,缺乏職業的社會吸引力。“沒有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幼師隊伍,如何辦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劉焱說。

        對此,劉焱今年專門提交了一份“尊重和認同幼兒園教師工作的專業性,切實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的提案。針對當前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數量嚴重不足,“大班額”現象普遍存在的問題,劉焱建議從國家層面盡快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從制度層面保障公辦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

        此外,她還觀察到,當前為解決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很多地方政府通過公益崗位、勞務派遣和臨時聘用等方式補充師資,存在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教師穩定性差,影響保教質量和水平。“在缺少編制的情況下,政府應當以‘同工同酬’為原則,按照在編教師的待遇采取購買‘崗位’的辦法來補充教師,確保教師‘進得來,留得住’。”劉焱說。

        而對于民辦園教師,柳茹建議給民辦幼兒園教師同等的培訓機會,將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福利。

        面對學前教育師資短缺難題,倪閩景建議分兩步走。“一方面加快培養大專及以上學前教育人才,應對未來的常態化需求。同時針對即將到來的入園高峰,在幼兒教師特別缺乏的地區借鑒過去辦幼兒師范的模式,培養高中起點的幼兒教師,這樣的培養周期短,可解決學前教育教師缺乏的燃眉之急。”倪閩景說。

        形成教育督導和行業管理并重機制——

        加大對民辦園監管力度

        當前,一些幼兒園辦學水平差、亂收費、小學化等現象時有發生,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怎樣通過加強監管保證學前教育健康發展?

        在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來,完全靠政府監管很難,還需要形成教育督導和行業管理并重的機制。

        “當前在國際上,學前教育管理基本上都是以行業管理為主體,由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來為不同等級的幼兒園定價和評估。”朱永新說。

        倪閩景介紹,上海托幼協會在學前教育監管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上海市教委每過一個階段就會委托托幼協會和教育評估機構,對全市范圍內的幼兒園進行滾動式評估驗收,對幼兒園課程、設備設施、師資情況等進行驗收,建立質量保障機制。如果發現問題會列出整改清單,整改不到位的會降級甚至責令其退出。”倪閩景說。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中提出,要提高保教質量,完善質量評估體系,落實《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辦園行為常態監測機制,確保依法依規辦園。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朱曉進認為,可以通過派駐公辦教師、培訓教師、教研指導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提高辦學質量。同時,加強對民辦幼兒園質量監管,把普惠性學位數量和辦園質量作為獎勵和支持的依據,對達不到要求的幼兒園限期整改。

        “最根本的還是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倪閩景認為,到目前為止,學前教育都沒有法律支撐,“只有加快立法,才能理順學前教育的種種問題,包括建園標準、辦園性質、規模、師資、監管主體等問題”。

        “學前教育的投入產出比是很高的,良好的學前教育對兒童的性格發展、社會性發展和智力發展意義重大,必須大力加強普惠性幼兒園建設,爭取讓每個兒童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可負擔、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倪閩景說。(記者 董魯皖龍 杜瑋)

        掃一掃分享本頁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深深爱 性少妇tubevideos高清视频
        1. <menuitem id="5bz5q"><optgroup id="5bz5q"></optgroup></menuitem>
            1. <tbody id="5bz5q"><span id="5bz5q"><td id="5bz5q"></td></span></tbody>